权威心理咨询品牌深圳首家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理事单位 | 中国企业培训最佳服务商20强 | 中国企业培训首选服务商
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副会长单位 | 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副会长单位 | 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心理咨询热线 18923722268
0755-82985430
处理孩子情绪的技巧(二)

五、EQ 

(一)EQ 型家长的行为表现

EQ 是“情绪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代号,而不是简写。最能表达EQ 意义的是“同理心”(Empathy)。在最基本的概念上,同理心是感觉别人情绪的能力。有同理心的家长,看到孩子流泪时,能设身处地想像孩子的处境并且感受到孩子的悲痛;看到孩子生气,他们能感受孩子的挫败与愤怒。

 

家长接受并与孩子分享这些感受,会使孩子更有信心地学习怎样处理面临的问题,因为孩子感到身边有可以信赖的盟友支持。如果家长不去批评孩子,不轻视孩子的情绪,不主观地否定孩子的意向,孩子就会让家长进入他们的世界,家长就能更容易地引导和教育孩子成长。孩子会感到与家长有共同的立场,肯与家长一同解决问题,自然也愿意听家长的意见!

 

一些家长为了掩饰自己害怕情绪失控的恐惧而装出一副“超级家长”的样子,心情不好时装得若无其事,以为能够对孩子隐藏他们的情绪。其实,孩子有很敏锐的洞察力,他们察觉出一切,只是他们看出家长企图隐藏因而在表面上加以配合而已。EQ 型家长对情绪的态度是:认识它的存在,并且接受它的存在,正视它和处理它。以前人们认为时间可以化解负面情绪,时间并不真的消减负面情绪,时间只让我们学会怎样与它共存。负面情绪蕴藏在内心,我们便不能尽情地发挥本有的能力。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尽情地发挥本有的能力,才能有最好的成长效果。

 

EQ 型家长的行为表现:

(1) EQ 型家长注意孩子的情绪出现,并视之为与孩子加强联系沟通的良好机会。

(2) 对孩子所表示的感受,不乱做结论,也不假设每个问题都是一件小事或一个灾难,更不给自己错觉,以为家长总会有能力去修补或解决。

(3) 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孩子认为的原因),引导他说出内心的感受。

(4) 接受从孩子的角度所看到的原因及感受到的情绪,用言语表示了解孩子的看法与感受,通过交谈来与他分担那份感受。

(5) 与孩子一同了解问题的根结和找出解决办法。引导孩子明白:人生里的事情未必都能如愿,往往必须受到某种制约或限制。

(6) 表达你的一些看法,不要用批评的文字或者态度,而是提供不同的看法,然后决定你的下一步,是以下三个可能的哪一个:

● 接受事情:分担失望的感觉。

● 找出代替品:引导孩子去认识事情的更高意义,与孩子一同尝试找出其他的可能。

● 未来计划:与孩子讨论有些什么是他想在将来得到的,鼓励他订出在将来应做的一些事情。

 

(二)EQ 型家长对情绪的看法:

(1) EQ 型家长在情绪的世界里担任孩子的向导。他们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聆听和分享这些情绪,但同时也会设置规范以显示不适当行为的限度。他们亦教导孩子调整自己情绪的方法,寻找合适的消解或者发泄管道,然后考虑解决问题。

 

(2) EQ 型家长鼓励孩子们对情绪诚实:认识、接受和承认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怕别人知晓。有负面情绪并不表示自己有不如别人或者见不得人的缺点,每个人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区别只不过在于能否成功地处理它们。

 

(3) EQ 型家长会告诉孩子:所有的情绪都有其正面的价值,应该认识这些正面价值,使自己懂得运用它们去取得人生里更大的成功和快乐。

 

(4) EQ 型家长会教导孩子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表达负面的情绪,并且设置规范去控制不适当行为的限度。例如:对弟弟的恼火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尖酸刻薄的言语去回应则不是好的方法,因为家人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人,不应有意识地制造自己与弟弟疏远的感受。

 

(5) EQ 型家长也会教导孩子用多种方法去宣泄情绪,例如做一些可以放松身心的活动:跑步、打球、唱歌。

 

(6) EQ 型家长不会在孩子每次出现负面情绪时都把孩子的世界“修补”完美。他们会聆听孩子失望的心声,并且告诉孩子感到失望是完全自然的事。孩子在年少时能学会处理小小的失望,将来在成年后,也就能应付人生中较大的失望了。

 

(7) 家长未必能够一一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总可以让孩子感觉到你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给他们安慰,也就是说与他们分享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的感受,这样家长会更容易引导孩子们接受失望的现实,尝试找出另外一个可以得到的代替品,或者制定计划如何在未来争取到手。记着:家长的责任不是给予孩子人生中每件想要的东西(没有家长会有这份能力),而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处理人生中的欲望及每次的得失。

 

(8) EQ 型家长不会害怕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情绪:伤心时在孩子面前流泪;愤怒时在孩子面前生气(只要告诉孩子伤心和生气的原因)。这类型的家长以身作则,表现出:负面情绪是人生的一部分,有其正面意义,无需逃避或者隐藏,并且总能找到处理的方法。例如,一个孩子看到家长激烈争论后可以友善地解决双方之间的不和,那么他就会学习到关于解决冲突与达致和解的宝贵一课,以及感受到和解后亲密关系的可贵。又例如,孩子看到大人理性、平和地处理离婚或者节哀顺变对待长辈的去世,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处理悲伤和绝望。

 

(9) 当EQ 型家长说出伤害孩子的话,或者无意中做出伤害孩子的事,他们会向孩子道歉。这事件本身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亲近孩子和宝贵的教导孩子的机会。

 

(10) 当家长转变为EQ 型后,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会逐渐减少。亲子之间感情结合的力量会不断增强,孩子会视家长为知己和盟友,他们更愿意主动地、自觉地培养自己正面和健康的言行。

 

六、EQ 型处理孩子情绪的技巧

 

EQ 型处理他人情绪的方法共有四个步骤:

肯定、分享、设范、策划。

(一)肯定

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首先要用同理心去帮助孩子描述他的感受。同理心是从孩子的角度去与他分享他的看法与感受。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看到的在他脸上流露出的情绪。例如:

 

“小明,你看来有点难过。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或者,“我看到你有点怒气。什么事使你生气呀?

 

孩子跟所有人一样:他们的情绪都是有原因的,虽然孩子未必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且用成人的角度和标准去看,这些原因或许不合理,无须有情绪,但对孩子来说,那些理由是重要和必须的。当改换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情况时,家长会更易接受那些原因。

 

有时问孩子为什么感到伤心,孩子未必能够好好地回答你。无论是怎样的回答,你要表现出尊重孩子的感受,肯定地接受和认识他们的感受。如此,每一次的沟通都能促进亲子之间的亲近。“肯定”的意思是说:“我注意到你有这个情绪,并且我接受有这个情绪的你。”

 

(二)分享

(1) 先处理情绪。

当孩子表现出有负面情绪而家长已经运用同理心使他肯与你谈下去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去捕捉内心的情绪。孩子们对情绪认识不多,他们没有足够和适当的文字描述情绪,因此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会有困难。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字眼帮助孩子将那种无形的恐慌和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下定义、有界限的情绪类别。例如,“我敢说,那使你觉得尴尬,对吗?”或者,“你感到被人拖累了,是吗?

 

如果孩子回应上面“肯定”部分的说话,想说出事情的内容、始末、谁人对错等,家长可以用说话把他带回到正确的方向(即先处理情绪)。例如:

 

“原来是这些使你这样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内心的感觉怎样。”

 

“哦,怪不得你这样反应啦!你心里现在觉得怎样?

 

帮助孩子描述他的情绪,并不是告诉他们那是应该有的感觉。而只是单纯地帮他刻画出他当时的内心感受,并且帮助他发展一些表达情绪的语汇。

 

孩子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示他们的感受,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例如,当孩子生气时,他可能也感到失意、愤怒、混乱、被出卖、妒忌等。当他感到难过,可能也感到受伤害、被排斥、空虚、沮丧等。认识到这些情绪的存在,孩子便更容易了解和处理他们所面对的事情了。

 

孩子需要一些时间去表达他的感受。用点耐性,若他正努力地说出情绪,尝试不要打断他们的话题,只要单纯地鼓励孩子继续谈论。

 

这个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当孩子有足够的情绪表达后,家长会发现孩子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说话速度、音调、音量及语气等都会有舒缓的迹象。

 

(2) 后处理事情。

若上述的情绪处理得好,孩子会平静了一点。这时再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细节,好让家长知道该怎样进一步引导孩子。

 

(三)设范

 

家长应该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规范,就是说,勾画出一个明确的范围,里面的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而外面则是不能接受或者没有效果的东西。一个受挫的孩子会以不适当的方式表达负面的情绪,例如打人、摔破玩具,或者谩骂别人等,家长在了解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情绪并且帮他描述感觉后,可以使孩子明白这些行为是不适当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跟着,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一些较为恰当的方法来处理负面的情绪。

 

例一:“你对小刚拿走你的游戏机很生气,我明白那份感受,但你打他就不对了。你想,现在他也想打你。这样,你俩便不能做朋友了,对吗?

例二:“你感到妒忌是正常的,因为妹妹比你先抢坐在车子的前座,但你用难听的字眼骂她就不对了。因为她不会明白,下次仍会抢先。所以骂人解决不了问题。”

 

允许孩子保留他们的尊严、自尊及权力,这样的规范会使得家庭的运作更成功。当孩子清楚了设定的规范,又有控制自己生活的概念,他们就会比较少地犯错。当他们学会调整负面的情绪时,就不需要家长责罚和管制。这样,孩子会接受家长为公平、可靠的盟友,也就比较能够让家长与他共同解决问题了。

 

岁以下的孩子,无须深入解释“不对”的理由,除非他主动发问。这是因为“道理”、“是非”等需要运用抽象思考,是左脑的工作。而岁以下的孩子用右脑学习,岁以上才转用左脑学习。

 

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他们的感觉不是问题之所在,而不良的言行才是问题的关键。所有的感觉及所有的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因此,家长的职责是对行为而不是对期望设定规范。

 

(四)策划

 

孩子最后会领悟到:“现在我知道自己感觉糟透的原因了,而且我知道引起这些不舒服感觉的问题在哪里,我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些问题呢?

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就要询问他想得到些什么?然后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引导他去发展自己的想法,帮助他做出最好的选择,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若需要家长的参与才能解决,应以爽快及愉快的态度一同去做解决的工作,而不是老在责骂、批评。除非事情需要家长独自处理,否则,尽量选择有孩子参与的解决方案。

 

人生的每次经验都会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使我们更有效地创造一个成功快乐的未来。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会抱怨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因为问题总是不断地出现。而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则不断进步、享受人生、心境开朗、自信十足。当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应该教导他懂得这个道理,而经过上述的肯定、分享和设范三个阶段,现在正是恰当的时候。孩子已经知道了行为的范畴,于是家长可以用说话去教导孩子想出其他的处理方法,以便将来有类似情况出现时,孩子有更好的应付能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往以下几个方面去想想:

● 如果重新来过,你能想到其他的处理方法吗?

● 下次同样情况出现,怎样才是更好的做法,使效果更理想?

● 避免同样不如意的情况出现,你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家长可以说:

●“刚才小刚走过来的时候,你要怎样说,他便不会拿走你的游戏机?

●“为了避免你不在的时候别人拿走你的游戏机,你可以想出多少个办法?

●“你可以怎样和妹妹商量一个公平的方法,去安排每一次谁坐在车子的前座?

 

 

都市阳光,让您的心里充满阳光!

网址:www.city-sunshine.com

电话:400 777 5880(我帮帮您) 

邮箱:dsyg2010@sina.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侨香路1042号恒星园3栋1B

 

更多优秀导师
  • 梁宇颂(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

  • 陈韵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李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李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